舊書作伴三十年 張瑞添用熱情買賣舊書

作者 : 陳奮達、言佳銘 / 發佈日期 : 2016/11/03

【記者 陳奮達 言佳銘/沙鹿報導】

東海商圈對面的國際街,張瑞添先生的「文瑄舊書坊」早晚經營。這家經營了十幾年的舊書坊,每天舊書進進出出。每本舊書借由張瑞添先生的手,再現了它的二次價值。

經營舊書 如數家珍

找書是張瑞添每天生活的開始。多年的經營,使他累積了許多舊書來源。上門估價收舊書是他每天早上的任務。「先看內容,再看出版社,再看作者,這是我估價的方式」,地上成捆的書就是剛找來還來不及分類的舊書。張瑞添說,舊書坊開久了,也累積了一些會送舊書過來賣的客源,「現在自己送舊書過來的有很多了,因為大家比較知道這種算是資源回收再利用。」

舊書坊各書架並沒有明確的分類標示,但是問起張瑞添,他對哪類書在哪一柜,哪一排都了如指掌。當記者談到分類問題時,張瑞添提醒,分類之前還有一個重要的步驟,那就是擦拭和修補。因為都是舊書,難免會有污漬或裂損,所以他都會仔細的擦拭舊書的封皮和天頭地腳或是用乳膠粘合裂損部分,再歸類到各自的書架上。

書坊從中午經營到晚上,張瑞添賣書之外,就是看書了。每一本舊書對他而言都很珍貴,舊書並不「舊」。

半路轉行 穩坐半輩子

「我做舊書買賣這行將近三十年了」張瑞添介紹,「目前我有東海和逢甲兩家店」。

張瑞添說,在做舊書買賣之前,他一直都是做汽車材料的中盤商。到了80年代,台灣物價飛漲,在汽車材料的買賣中賺取的差價大大縮減。張瑞添為了生計,從朋友那接手了舊書買賣的生意。剛開始接手的時候,他并不熟悉買賣舊書的業務。解決舊書的來源和販賣舊書兩件看似簡單的事其實並不簡單。張瑞添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去摸索,累積舊書來源,鎖定買書客源……一步一步把舊書坊拉到正常經營的軌道。相比汽車材料的買賣,舊書生意少去了急功近利,他需要經營者沉住氣,踏實經營。對張瑞添而言,這一次的轉行,是人生的轉折點,他自己沒想到一做就將近三十年。

舊書坊其實並不新鮮,不過以前的舊書坊都是「老榮民」在經營的。直到民國70年之後,才出現非老榮民經營的舊書坊。

而舊書坊的經營顯然是小本經營,張瑞添說:「盈利狀況並不會很好,這種行業很單純,就像台灣的俗語『吃不肥也餓不死』一樣。」而「耐得住」是張瑞添強調的,做舊書買賣最需要的,這也是他的書坊能經營三十年的原因之一。

自學技術 從容應對

當時代發展,網路的普及,張瑞添和他的舊書坊遇到了發展的瓶頸。網路資訊的及時性讓圖書的流通顯得緩慢,舊書更顯得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但是張瑞添覺得要去適應這個變化。從對電腦和網路一竅不通,到如今他能在網路上銷售舊書,都是他透過向來書坊裡買書的學生請教,慢慢學會的。

而越來越多的學生向自己的學長姐借工具書,也會減少書坊的客源,特別是工具書數量較多的逢甲店。而且這個問題仍存在。張瑞添會利用每年的「大開」、「小開」(兩個開學)的購書潮來平衡利潤。同時兩家舊書坊根據所在位置附近的客人類別作具體的調整,像東海這家的舊書會比較以文史藝術類為主,而逢甲店則以工商類工具書為主,形成舊書坊各自的特色。

面對電子科技對傳統產業的衝擊,張瑞添表示,工具書一定不會被淘汰,而其他紙質書因為其質感和溫情也只會相對減少而不會消失。

其實,台灣的二手書店並不算少。有些二手書店甚至不惜重本裝修店面,修復舊書,形成自己的風格特色。而張瑞添的舊書坊店面雖然顯得簡陋,但是當你跟他對話,看到他細心打掃塵垢,仔細修補舊書,你就能感受到他對舊書的一份真摯的感情。正是這份感情,成為撐起了這家舊書坊的精神力量。

以書會友 以書建言

每天準點經營,顧客來來往往。張瑞添也因為舊書而結實了許多書友、茶友。他說,會有一些住在附近,常常來逛書坊的客人,逛久了,自然成為了能一起聊書,聊人生的朋友。這對他單純的舊書買賣工作而言,是珍貴的收穫。

已快到退休年齡的張瑞添說,自己還沒考慮要退休,因為經營舊書坊並不是十分勞累的工作,在加上自己很喜歡書,興趣所在,三十年這樣走過來,大體上都穩穩當當。相較最初的汽車材料的買賣工作,舊書買賣帶給他的是一個彈性較大的買賣生意,自主分配時間對快到退休年齡的他來說,十分重要。

當記者問到張瑞添對現在年輕人與書的關係時,他表示,現在的年輕人對書的喜愛真的大不如以前的人了。他分析,許多年輕人不愛看書是因為浮躁,只在乎皮毛,更會簡單地以書的價格高低來衡量其價值。張瑞添也鼓勵,希望年輕人們多逛書店,充實自我,在書中找到人生方向。